随州教师招聘笔试试题每日一练(1月12日)
1.教学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提出问题阶段、提出假设阶段、形成概念阶段、运用概念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属于( )。
A.发现教学模式
B.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C.范例教学模式
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2.对于学生反复岀现的错误,教师可针对学生认识上的片面性和肤浅性,有意识的让学生“跳陷阱”,以暴露问题,再用事实使学生恍然大悟,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该怎么纠正,这种启发的方式是( )。
A.类比启发
B.对比启发
C.正反启发
D.比喻启发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 )。
A.学校处罚
B.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C.家长处罚
D.教育主管部门处罚
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了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5.《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师教学中,这句话是( )的意思。
A.复习
B.预习
C.教学
D.备课
参考答案:
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教学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提出问题阶段、提出假设阶段、形成概念阶段、运用概念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属于发现教学模式。故本题选A。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启发的方式。启发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正反启发指的是对于学生反复出现的错误,有经验的教师,常常针对学生认识上的片面性和肤浅性,有意识地让他们在“理直气壮的正确答案中”暴露问题,“碰壁”和“跌跤”。然后用事实让学生恍然大悟,再启发学生悟出其中道理,从而给学生造成强烈的印象,甚至终生难忘。C项正确。A项:类比启发是立足于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同类知识归纳整理,突出两类具有相同或相似属性的事物之间的对比,以启发学生识别异同,认识规律,变未知为已知的一种启发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对比启发指的是教学中运用相互联系而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新旧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比较对比分析中加深理解,又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比喻启发是利用相同或相似的道理,用打比方或举出通俗易,懂例子的方式,借用直观的现象来讲述抽象费解的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3.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本题选B。
4.C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题干中教师想讲授的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个知识点,在讲这个知识点时教师让学生分12个馒头进行计算。也就是说在学习知识时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有助于学生进行学习。故本题选C。
5.D
【解析】本题考查《中庸》中的教育思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这体现了教师教学准备工作——备课的重要性。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D。
点击查看答案>>
更多教师招聘&教师资格每日一练答案解析
关注“湖北教师招聘信息网”
回复“每日一练”获取